沈伯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先说一桩事。前几日,与几位同志到景区景点调研,偶遇一对苏州大学退休的教授伉俪。老先生、老夫人十分健谈,盛赞景区是“国内少见的集齐山、水、湖、林、田、路、村、城全要素的胜地”。我们循机攀谈,老先生、老夫人看了哪些景点啊?吃在哪?住在哪?细聊之下,我们感到颇为震动:教授伉俪每年来扬州两三次,每次游玩一个多星期,粗摸估算他俩一周深度旅游产生的消费,竟然远多于部分一日游的中小型旅行团。
教授伉俪此般高质量、消费能力强的长住游客,不正是我们从观光景区向休闲度假景区转变而煞费苦心寻找的目标客群么?如此“呱呱叫”的游客求之而不得,景区如何方能大批量、可复制地吸引此类客群愿意来、留得住、体验好,提升此类中高端游客过夜比例、驻留时间、消费潜能?
近日,市委主要领导指出,扬州要树立一流目标,不能有居中思维,全力以赴奋争一流,向第一看齐、向一等看齐。市委这一要求,“进军动员”意味浓厚。景区文旅融合尤其要“打开”,彻底摒弃“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旧模式和“一味追求游客数量简单增长”的老套路,以变革之力破除瓶颈制约,以创新之策开启发展新局。
“打开”景区,将隐性文化转变成显性效益不是易事,首先景区景点的“时间链路”亟需进一步“打开”。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瘦西湖,是扬州的名片,也是底色。瘦西湖景区白天接待能力受限,如何借助夜游经济获取更大的发展?2021年,随着夜游、夜市、夜演“夜文化”三部曲的打造,一条“瘦西湖之夜”精品夜游线路业已成型,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白天游瘦西湖的单一模式,也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今年,个园“花式”夜游、何园“寄啸于心”夜演等活动将隆重登场,通过延长游客游览时间,衍生“夜经济”效益。
效益上来了,够不够?不够!“破除居中思维”要求我们必须弘扬首创精神,鼓励景点单位、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出风头”“争一流”。对此,还需要穷尽式思考,围绕“白+黑”全天候畅享、“食+住”多业态发展、“陆+水”全范围覆盖,进一步拉长产业链、产品链、价值链,加快环瘦西湖、北护城河酒店集群建设,沿长春路打造全国首个黑珍珠餐厅一条街,做精做火古运河水上游览线,形成景区自有文旅IP的消费闭环,进而带动整体高质量发展。
延长时间之外,还要拓展空间,“打开”景区景点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譬如,瘦西湖的大草坪、宋夹城的林下空间、茱萸湾的生态树林等,如何“打开”这些空间,植入一些新业态、新场景,拓展文旅融合增量,值得深思。物理空间之外,景区十多个景点,规模或大或小,距离或远或近,如何“大小融合”、空间互补、协同发展,以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形成“一股气”,贯穿打通景区心理共情场域,从这个角度看,如何“打开”景区心理空间同样值得深思。
诚然,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景区各个景点基础不同、情况不同,发展的思路必然有所差异。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所有的景点,最终要“打开”的还是思维尺度。
景区曾有景点推出两天联票,景点默认是自然日两天,但有游客认为应该按48小时计算更合理。景点最后从善如流,根据游客的建议,在系统后台进行相应修改。这件事其实没有起什么“波澜”,但细节处见真章,我们的“客户思维”“换位思考”是不是还是少那么一点点?这个“一点点”恰是“破除居中思维”所要摒弃的。
在扬州,人人都说景区一副“好牌”在手:海量旅游资源,核心城市地段,卓越生态环境……不过,倘若沉醉于“家底”不思进取,优势将难以保持,声名也将迅速消弭。
发展给人民以自尊,发展给人民以自信,我们所有人都是景区的事业“合伙人”。扬州有“慢生活”,更有“快发展”。“快发展”中,人们方能享受“慢生活”。没有“快发展”,没有永争第一的霸气与激情,也不可能有可持续、高质量的“慢生活”。扬州的“慢生活”与“快发展”逻辑并行不悖、反倒相得益彰。今年是“发力奋进年”,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提出“破除居中思维”,如何找准发展新方向、形成发展新动能,考验我们的视野与能力。
“破除居中思维”,如同重锤响鼓般直击人心。不“打开”景区,就是小富即安,就是小成即满。“打开”景区,“打开”思维,处理好景与城、产与城、人与城的关系,不断增强发展韧性,提升区域能级,才能在比学标杆的过程中成为别人的标杆,在赶超榜样的过程中成为别人的榜样。
作者简介: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
关键词:
上一篇:黄金T+D结算时间_天天速递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